鲍斯股份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 3.93 亿元,尽管同比减少 27.51%,但仍占总资产的 11.04%。这一数据折射出空压机行业在需求回暖与风险并存的复杂环境中,正经历着深度调整与结构性变革。
			当前全球制造业 PMI 持续低于荣枯线,但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显著韧性。2025 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.5%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 10.9%,为空压机行业提供了基础支撑。不过,下游行业分化加剧 —— 半导体、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需求激增,而传统制造业如石化、钢铁因产能调整导致付款周期延长,成为应收账款高企的主因。
行业竞争格局呈现 "高端失守、中端混战" 的特征。阿特拉斯・科普柯、英格索兰等国际巨头仍占据高端市场 46% 的份额,其产品毛利率普遍超过 35%。国内企业中,开山股份、东亚机械等头部企业 CR3 仅为 7.88%,在中端市场展开激烈价格竞争,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低于 5 次。鲍斯股份通过聚焦半导体真空泵领域实现差异化突围,其无油螺杆真空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已进入隆基绿能等头部客户供应链,但该业务收入占比仍不足 20%。
政策驱动下的能效升级正在重塑行业生态。宁波市《空压机能效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明确,2023-2025 年淘汰落后低效设备 2000 台,建设 100 个一级能效空压站,带动社会投资 6 亿元以上。国家层面,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预计到 2027 年拉动工业设备投资增长 25%,其中空压机作为重点更新对象,将释放超 500 亿元市场空间。这一政策红利加速了行业洗牌,具备节能技术优势的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。
技术迭代催生新增长极。干式无油螺杆空压机市场规模预计以 6.8% 的复合增长率增至 2031 年的 127.3 亿元,其中磁悬浮轴承技术突破使国产设备成本下降 70%,寿命提升至 10 万小时。中芯国际 12 英寸晶圆厂采用国产磁悬浮无油空压机后,年节省电费超 5000 万元,验证了国产设备的经济性。鲍斯股份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累计达 3.3 亿元,拥有 833 项专利,其半导体真空泵产品已进入研发测试阶段。
行业风险与机遇并存。尽管鲍斯股份通过优化客户结构使应收账款同比减少 27.51%,但行业整体仍面临回款压力 ——2024 年压缩机企业平均回款周期达 50 天,部分企业超过 90 天。与此同时,全球干式无油空压机市场集中度 CR3 达 46.14%,国内企业需在核心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上持续发力。
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,鲍斯股份的应收账款数据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公司通过半导体真空泵业务的突破,正逐步从传统制造向高端装备转型,而行业政策红利与技术升级浪潮,将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。





